• 网站首页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茶品系列
  • 新闻中心
  • 茶叶讲堂
  • 在线留言
  • 联系我们

某某茶叶公司

Tea company of XX

用心选材. 匠心品质

科研成果,专业培植,塑造人与自然的文化,享受生命的每一刻

搜索

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条索紧结壮实茶汤清香屡屡,口味凉甜,静待几分,茶芽再展早春繁华。

  • 公司新闻
  • 行业动态
  • 媒体报道
普洱茶膏史话
近几年,普洱茶身价暴涨,收藏火热,视如珍宝,在广东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,一块仅重3克的紫黑色普洱茶膏,竟拍出1.2万元的高价,震撼了茶界。

近几年,普洱茶身价暴涨,收藏火热,视如珍宝,在广东举行的一场拍卖会上,一块仅重3克的紫黑色普洱茶膏,竟拍出1.2万元的高价,震撼了茶界。

  这块茶膏,是鲁迅先生生前收藏过的物品,珍存在雕满龙纹的木盒中,里面用绘有龙纹的金色绸缎作衬,内装39块茶膏,共约143克。每块规格形状相同,是一个模子铸出来的。

  茶膏是怎么生产出来的,它有什么使用价值?

  据介绍,我国普洱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国时期,史籍《十国春秋》就已记载南唐时期(公元937年前后),有贡品茶膏生产。云南土司以云南乔木大叶种茶叶为原料,采用大锅熬制的方法,小范围制作,形成普洱茶膏雏形。

   较初的普洱茶膏,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,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接受,成为上层**(包括活佛级以上的僧侣、宗教**)享受的特权物品之一,民间则禁止流 通。之后,清朝皇室开始注意这一现象并接触普洱茶膏。1729年(雍正七年),云南普洱茶团茶和茶膏开始向朝廷进贡。到乾隆年间,清宫御茶房开始制作普洱 茶膏。御茶房在生产工艺上做了很大改进,普洱茶膏由贡品变成宫廷制品。

  宫廷制作的普洱茶膏成为茶中珍品,始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。能够得到它的只有一个途径,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赏赐有功大臣,而得到的大臣也轻易不舍得使用,只是把它当成**药材存放,一旦身体不适时才拿出冲饮。

   据史料记载,御茶房加工普洱茶膏工艺非常复杂。原料选用的是指定的云南六大茶山大叶种茶,经过186道工序,72天的周期。成品除了口感润滑厚重,入口 即化,沏水后汤色浓艳,呈宝石红和玫瑰红色彩外,较重要的是它的特有药效成分。清朝药学家赵学敏在《本草纲目拾遗》一书中曾这样评价:“普洱茶膏黑如漆, 醒酒**,绿色者更佳。消食化痰,清胃生津,功力尤大也”,“普洱茶膏能治百病,如肚胀,受寒,用姜汤发散,出汗即可愈。口破喉颡,受热疼痛,用五分茶膏 噙口内,过夜即愈”。

  据海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研究,普洱茶膏其保健功能主要体现在:降血脂、降血压、降血糖;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 疾病;改善微循环,抗衰老;具有显著的醒酒功能;具有抗疲劳作用;对亚健康状态有调整缓解作用。鲁迅茶膏的收藏者周海婴回忆说,每逢过年过节吃完大餐后, 只要感到肠胃不舒服,母亲许广平就拿出一小块茶膏,泡给他喝,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。

  1792年(乾隆五十七年),普洱茶膏**作为礼品赠予到访的英国使团。当时英国人不知此为何物,把它封存起来。据说这批茶膏现仍存放在大英博物馆。

  辛亥革命后,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随之终止,制作方法也失传。虽然后来民间也曾出现过一些茶膏制品,但基本上都是沿用云南土司大锅熬制的方法,与皇宫御茶房的制作有非常大的区别。

  随着前几年市场的需求,制茶业采用先进生物科技方法,已复原出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制作工艺,研制出普洱茶膏系列产品,成为保健、收藏两相宜,使用、欣赏两相益的茶中珍品。

上一篇: 讲述绿茶的作用与故事......
下一篇: 黄山毛峰的起源及其沿......

地点: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区某某街道某某号X座XXX

电话:021-1234567XXX  021-5646452XX

邮箱:moumou123XXX@163.com 

Copyright 版权所有 © 某某茶行 www.xxxx.com 某某茶行有限公司    沪ICP备xxxxxx号-x

免费做网站用建站之星!